2)第六百四十四章 师旅帅的造化_顽贼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和西安二府人口虽多,却又是粮食的重要产地。

  单西安一府,就能每年提供超过九十万石的夏税秋粮与屯田籽粒,刘狮子恨不得让所有人都去种地。

  不过除了左光先和唐通,李鸿嗣对这份任命,都不能说是是受宠若惊了。

  完全是难以置信。

  他一直以为自己是个搁在书院当教官的吉祥物,根本就没想过,会被刘承宗启用带兵。

  这不光因为他是降将,主要原因是他投降时手上没兵,完全是个光杆将军。

  就连杨麒那样投降之后分外积极的总兵官,都只是没有支援被扔到漠南抢地盘自治去了,李鸿嗣根本就不认为自己会有那样的机会。

  万万没想到,刘承宗不仅授予了他副总兵,甚至还是

  这个元帅标旅的副总兵。

  因此他是干劲十足,当日就找兵衙的赵可变讨要军官,定下招兵标准。

  赵可变忙得脚不沾地,这边功还没录完,就又来新活儿,差点被气死。

  好在刘狮子也没为难兵衙,组建一个旅所需要的军官数目,已经不是赵可变能决定的事了。

  刘承宗当即集结整个虎贲营,宣布营内千总以下各级军官、士兵,统统官升一级。

  随后将他们三人编组,划至高应登麾下,协助其进行野战旅的编成工作。

  高应登的第一野战旅用不了这么多人,整个旅共需军官一千三百余人,单是李鸿嗣的奇兵营就需要三百九十九人。

  而虎贲营,刚好能扩编三个旅。

  随着刘承宗的宣布,整个虎贲营一时间欢天喜地,那些平日里不苟言笑的帅府军官都好像如获新生。

  虎贲营本来就是刘承宗的军官团,不论士兵还是军官,进入虎贲营对每个人来说都象征着非凡的荣誉。

  但这是元帅府尚未进入虎贲营的士兵,对虎贲营的感觉。

  而对身处其中的人来说,这个营如同被诅咒的炼狱。

  太熬人了。

  这么说吧,营内最早一批虎贲兵和军官,早在崇祯六年五月的青海大战结束,就进来了。

  在此期间,除了正常的军队军官损失补充,其中绝大多数军官、士兵,都已经进行了为期两年零五个月的学习。

  实际上在虎贲营设立之初,刘承宗定下的规矩是由两个半年、一个一年组成的三个学期,一共两年。

  而且还不是让人一次学完的。

  第一个半年,主要是让农民军、募兵、营兵出身的立功士兵,进行号令队列、军法条例、开蒙识字和器械兵器的培训,将之培养为合格的什长。

  原则上立功的士兵完成这一步学习,就可以升官归队,当什长去了。

  但元帅军没有那么多空余的军官位置,所以他们当中除了少数幸运儿,大部分人都只能被迫进行第二期训练。

  第二个半年,则是为了让立功的什长、管队,进一步精进武艺弓马、号令阵型、兵甲管理、士兵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