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五百二十六章 漠南的姓氏_顽贼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的沈太爷已经筹谋从皮岛出兵捣巢了。」

  刘承宗眉毛微不可查稍稍上挑,问道:「这么说,上冻之前,金军一定会回师沈阳?」

  听到刘承宗用了「一定」这样的词汇,杨麒稍显犹豫,不过很快就分析道:「东虏出兵宣大,兵将十二万虽多,却以降将为众。」

  「其大军兴师而来,猝聚于边外,一日之内破墙而入,边镇诸军反应不及,可令其逞势一阵,但待边军回过神来,他们站不住脚。」眠

  杨麒说罢,才确定道:「冬季,即使不全军撤回,主力也一定回沈阳去。」

  刘承宗闻言发笑,笑的并不是杨麒的判断,而是他说的大势,但还有一点士兵心照不宣的东西没说。

  官军如果有充足的补给、训练,那当然任何时候都会爆发出旺盛的战斗力,也理所应当逢敌死战,但明军眼下显

  然不是这种情况。

  金军破墙而入,边军第一时间不会爆发出旺盛的战斗力,要等金军破城掠乡,边军才会像天神下凡一样拿出十成的战斗力拼命追击。

  他带兵进过山西,当时明军对空手的他也没啥战斗欲望,而劫掠之后携带大量辎重的高迎祥就明显受到了不同的待遇。

  这就是洗钱嘛,官军劫掠地方,弄到一千两银子,要冒着受惩处的风险;而贼寇抢了一千两银子,跑出一段路,没人知道这钱具体是哪个村镇来的,官军再把他们干掉,这银子就叫战利。

  除此之外,杨麒还有个思考盲区。眠

  刘承宗道:「你认为东虏进军漠南,是为了抢劫宣大?」

  这下不仅杨麒愣住,就连边上旁听的贺虎臣都愣了,他们不明白刘承宗的意思,不是为了到宣大抢劫,还能是为了啥。

  总不会是为了到戈壁草原上避暑吧?

  杨麒想了又想,才肯定道:「他一定会劫掠宣大,也一定不会跟宣大官军打会战。」

  刘承宗对此不置可否,抬手对自己的胸口指了指,长出口气,良久才起身围着公案转了半圈,开口道:「他的目标,是我。」

  杨麒的分析,是站在大明的角度上,中原之外处处蛮荒,到处充斥着野蛮与残忍,游牧民族连一口铁锅都造不出来,偶然抢到一口便视若珍宝,穿着都是抢来不合身的衣裳,一个个部落每时每刻都在崩溃与自爆边缘。

  但实际上天下大势已经变了,丰州滩的俺答汗封贡已经是五十年前的事,五十年的时间里,大明与顺义王的呼和浩特贸易,与建州女真贸易。眠

  漠北三汗所处的喀尔喀可能还保持着较为原始的蒙古风味,但除此之外,到如今这个时候,西北的卫拉特、漠北诸部、建州金国以及大明北方,生活在这些地方的人几乎可以指手画脚的沟通。

  人们在贸易上互通有无,蒙古贵族在修筑的城池里弹着古筝,汉人地主在郊外骑马射箭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