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一百三十章 以马换人_顽贼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卫,看看东虏。”

  刘承宗用‘看看’这个词,让杨鼎瑞和刘向禹面面相觑,刘向禹问道:“东虏有什么好看的?不会顺利,又怎么说?”

  刘承宗不知道该怎么解释。

  另一份记忆里的大明,就算没他做出这点微不足道的贡献,也会在崇祯十七年完蛋。

  东虏不一样,东虏才是他最大的敌人。

  他摇摇头,直接略过父亲前一个问题,伸手在石桌上画着圈道:“我能动的粮食,应该不比各地入卫部队能动的少,我是真想过让杨彦昌带兵入卫,可算来算去,我的队伍不论如何都会断粮。”

  他用手指蘸着茶水,在石桌上画出长城沿线的道路方向,点下一座座边堡,道:“陕西官军入卫,走边墙最近最快,从延绥镇出发是三千里,固原宁夏四千多,临洮甘肃六千里,近得走一个月、慢得走两个月还到不了。”

  刘承宗越说脸上越严肃,他是真为朝廷心塞,抬起一根手指道:“三边五镇,哪怕一镇出兵五千,那也是两万多人,边墙的军堡如能供应六百人一个月顿顿饱食的兵粮,我跟兄长还用回家?”

  这就是一道简单的计算题。

  军堡供不起六百人一个月吃饱,自然也供不起两万人吃一天,换句话说这些入卫军队,会在两个月时间里依次吃光长城沿线所有军堡的存粮。

  前面有的吃,后面没得吃,况且在有的吃和没得吃之前,还有人家让不让他们吃的问题。

  这场勤王之战会打成什么样,刘承宗不知道,他相信边军的忠诚与素质,即使面临再大的困境,也依然会有好汉冲破艰难险阻,在北直隶为皇帝效力,义无反顾与东虏血战。

  乌泱泱的勤王军挤进京畿,比起逮住东虏血战,找饭辙更难。

  刘承宗用言语在勤王与血战之间,描绘出一场可怕的死亡行军之路。

  刘向禹和杨鼎瑞沉默了。

  刘承宗无力地叹出口气:“皇帝为啥要传檄各地勤王呢?他知道个屁!”

  皇帝不知道对戍边将士来说,勤王这个词意味着大多的荣誉,不知道皇帝在将士心中有多受尊崇。

  更不知道,自己一句言语,会给那些忠诚于他的人带来多大灾难。

  他也不知道,人要吃饭。

  他知道个屁。

  刘承宗突然问道:“大、先生,你们觉得,刘承宗这个名字,够响么?”

  二人不知他怎么突然问起这个,杨鼎瑞问道:“怎么了?”

  “朝廷勤王军,行军路上逃兵不会少,他们不敢归伍,若知道我,会不会到我这来啊?”

  刘承宗用手端着下巴摩擦,看向父亲与老师:“我是不是该派人接接他们?”

  这其实是个挺异想天开的事。

  偏偏仔细想想,好像很有可操作性。

  别管山西的、延绥的还是固原的,至少在这三镇,边军或许都已对刘承宗这个名字有所耳闻。

  三镇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